極致的中國式浪漫,冬奧會閉幕式,用科技再次驚豔世界

昨夜,2022北京冬奧會走到尾聲,中國隊也在這屆冬奧會中收穫了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以9金4銀2銅圓滿收官。

相信對於很多觀眾來說,開幕式的震撼彷彿還在眼前。 (冬奧會開幕式震撼刷屏,這些黑科技立了大功! )

而2月20日晚20點,鳥巢繼續流光溢彩,總導演張藝謀再度通過豐富的科技手段和藝術化詮釋,在約100分鐘的閉幕式上展示出中國式浪漫與雙奧情懷。

它與開幕式形成一脈相承的上下篇敘事模式,通過續寫一朵雪花的故事,獻上一場簡約而唯美的儀式與表演融合大秀,為北京冬奧會畫上句點。

据张艺谋透露,今晚破纪录的有超过2000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冬奥会这最后的狂欢聚会。

在美学基调方面,主创团队大胆使用“中国红”碰撞“冰雪蓝”,将灯笼、中国结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作为表演元素,融入仪式当中。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导演锋尚文化沙晓岚说,2008年整个鸟巢80%用的是进口设备,音响是100%的进口设备,到2022年是100%的中国产品,全是国产设备在挑起大梁。

所有的灯具、LED产品都是中国产的,所有互动影像都是中国艺术家创造的。本土专家、本土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通过中国的高光时刻将文化自信转播到全世界去,赢得全世界的赞叹。

短短16天,不仅展现了奥运健儿们的飒爽英姿和奥林匹克精神,科技元素也大放异彩。

从开幕式综合运用人工智能、5G、裸眼3D和云计算等多种科技成果起,人工智能、8K+5G转播、数字孪生、智能机器人、辅助驾驶、虚拟数字人等新兴技术齐上阵,为冬奥会保驾护航。(谷爱凌的头盔、时空定格术,冬奥会竟暗藏这么多黑科技)

最后,在熄灭奥运火种之际,闭幕式“穿越”回2008年奥运会,以梦幻联动的方式致敬“双奥之城”,这也成为整场闭幕式的最大看点之一。

01.雪花灯笼微火传承,AR中国结惊艳登场

闭幕式第一个开场节目是《点亮》,延续开幕式“一朵雪花的故事”,讲述“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

一朵大雪花从鸟巢上空缓缓降下,一群孩子们提着暖黄色灯光的雪花灯笼在冰天雪地中嬉戏。

每个灯笼里都承载了北京冬奥之火,微火虽微,在孩子们的心里,却可以点亮世界。

每一朵雪花,也代表着一个奥林匹克运动员的参与,雪花灯笼里的微火永续传承,一闪一闪,温暖世界,照亮前程。

本届冬奥会闭幕式整个地面舞台系统施工面积约21000平方米,由4万多块屏幕组成的10522平米的超大地面显示屏。

其中地面显示系统作为开幕式演出显示系统和表演舞台,承载了开幕式60%以上的演出创意,是目前世界最大的LED三维立体舞台。其实际分辨率达到14880×7248,接近4个8K,可以完美呈现裸眼3D效果。

在孩子们的脚下,一个巨大的北京冬奥会会徽逐渐成形,光影闪动,随着会徽被点亮,世界瞬间变得五彩缤纷。

升国旗、奏国歌仪式后,12辆晶莹剔透的冰车驶入场内,这些冰车采用了十二生肖的造型。小朋友们登上冰车,在冰面上滑出一道道冰痕。

紧接着,无数条红丝带从四面八方飞入鸟巢,将雪花火炬台装点成巨大的红色中国结。

巨型中国结由数字AR(增强学习)技术生成,AR能在现实世界中展现出原本不存在的虚拟物体,以超高精细度形成逼真的视觉效果,看起来就像真有一个巨大的实体中国结悬于上空。

据悉,中国结的设计汲取了多个中国元素,有景泰蓝、青花瓷、丝绸、红丝带以及雪凇和雾凇。

场内冰车滑动的痕迹也逐渐变化,形成一个更大的、象征吉祥团结的中国结。

这是一种充满中国哲学思想的工艺。每一根丝带可以独立成结,许多根不同丝带也共同编织,编成之后,每每与共,如同人类共同体的构建,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需要所有的人共同建设。

在中国结连接的世界中,91个代表团旗帜与运动员入场,大家伴随着现场音乐的节奏,在场地中央挥手、跳跃,拉着手转圈跳舞。

02.折柳送别,真激光技术,造出炫彩“参天大树”

在颁奖仪式、向志愿者致谢仪式之后,北京冬奥会以“折柳”这独具东方文化韵味的送别方式,来与从世界各地汇聚而来的朋友们告别。

开幕式上客松相迎,闭幕式上折柳相送,这就是中国给全世界的浪漫!

伴随着经典歌曲《送别》,80名舞者缓缓走入场内,随着舞者脚步,一个垂柳图逐渐呈现出来。

更多的人们手捧柳枝,从四面八方聚拢向中央。期待所有运动员、教练员,所有来到北京的观众,带上这条柳枝,带走中国人民的友情。

在场地中央,无数绿色的光束穿过雪花火炬台,直达天空,形成由光束组成的大树。

纪念时刻,这是每届冬奥会闭幕式的固定环节,直达天际的光束,代表人类一切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送别、怀念、铭记和期待。

这场光影盛宴,采用了由杭州中科极光研发的“真激光”显示技术。该技术以三基色激光为光源,是目前唯一能够全面实现BT.2020国际最新标准的显示技术,这也体现由中国自研的激光显示技术已经跃居国际“第一梯队”。

张艺谋发文说:“我们特别把光调成绿色的,意味着生命、希望和成长,我们没有太多的悲伤,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纪念。”

春天来了,大地绿了,世界一片生机勃勃。

折柳送别,中国人民依依惜别的情谊,和平友谊的心声,随着柳枝传递出去。和平之意,友谊之心,在这春风绿意中,茁壮成长。 Continue reading

我在VR里看冬奧:運動員在我頭頂飛

360度VR觀賽、25位虛擬人組團「打工」,冬奧元宇宙味兒真濃!

“這簡直太好玩了,我還沒有玩夠!” 運動員在冬奧會場館內沉迷玩VR遊戲的視頻近日在多個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

▲冬奧場館內的VR遊戲實況

隨著全民對冬奧賽事的關注度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冰雪運動的魅力。 一些精彩瞬間的背後,VR直播、360度自由觀賽、虛擬數位人…… 不少「元宇宙」要素活躍在北京冬奧會的各個角落。

自從2016年裡約奧運會首次使用VR技術以後,奧運會不但記錄著運動員的成長,也見證著VR技術發展。 比如說,2018年韓國平昌奧運會期間,英特爾通過True VR技術對部分賽事拍攝,提供360度全景視頻觀看,同時還提供VR直播和VR點播兩種類型的賽事觀看服務。 今年北京冬奧會,VR技術的應用更是在娛樂、訓練、觀賽等多個領域都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驚喜。

▲通過360度全景視頻觀看比賽

冬奧會賽事進程已接近尾聲,VR技術究竟用在了哪些地方? 國內VR廠商們又是如何在冬奧會中贏得世界關注? 經過一番調查並親自VR觀賽后,我們發現這次冬奧會,VR廠商們都在集體「秀大招」。。

01.亲测3种VR看冬奥,大屏观赛如临现场

“VR直播年年有,但是每次直播效果都不好。” 过去的VR直播受限于场地、设备等原因,转播的画面总会出现 模糊不清、观看角度不好和时效性差 等问题,因此,部分观众一直不看好大型赛事的VR直播,对于临场感和沉浸感更是不奢求。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国内早在 2019 年就专门组建了“冰雪项目交互式多维度观赛体验技术与系统”项目团队,由北京大学牵头,国家实验室、企业和其他高校参与合作研发,北京大学教授陈宝权为项目负责人。

▲北京大学教授陈宝权

研究人员会根据场馆情况布置多台摄像机,记录比赛现场的精彩画面。他们在首都场馆部署的40台4K阵列摄像机和3台可实现8K VR直播的相机。

▲赛场的摄像机阵列

部分细心的网友扒出摄像机阵列的相关细节,认为其厂商可能是国内摄像机品牌Z-CAM,而8K VR直播的相机可能为Insta 360影石专业级相机Titan。

▲赛场旁的Titan相机

1、VR冬奥怎么看?亲测三种VR观赛方式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共有三种方式可以感受VR冬奥的魅力:VR设备、手机上的央视频APP、以及H5页面。

除了使用国内自研的VR摄像设备之外,北京冬奥会还实现了“自由视角观赛”,即 Continue reading

3個月107起,特斯拉拿掉雷達后,幽靈剎車投訴激增

選擇純視覺自動駕駛路線,特斯拉做錯了?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過去三個月中,特斯拉有關「幽靈剎車」問題的投訴量激增至107起。 而前22個月僅為34起。

所謂幽靈剎車,就是用戶在開啟Autopilot或者使用FSD等L2自動駕駛系統時,車輛會在某種看似無需剎車的情況下突然無徵兆地剎車。

車東西團隊購入了多台特斯拉車型在日常使用,我們也曾多次遇到過幽靈剎車現象(雖是多次,但放在總使用時長開看仍是小概率問題)。

在其發生時,往往都是突然地急剎車、重剎車,因此對車內人員來說體驗非常糟糕,甚至可以說是恐怖。 同時也容易誘發後車追尾的安全隱患。

在投訴量激增之後,美國監管機構已經展開了對特斯拉這一問題的調查。

統計數據顯示,這波投訴增加的時間點正是出現在了特斯拉宣佈取消自動駕駛系統中的毫米波雷達之後——說明純視覺路線與幽靈剎車的增多直接相關。

▲華盛頓郵報統計的特斯拉車主投訴數據

那麼最近的幽靈剎車投訴激增事件到底怎麼回事? 過去採用多感測器的車型是否也有類似問題? 多感測器融合方案真的比純視覺方案要更優秀嗎?

01多位車主遭遇幽靈剎車 監管機構介入調查

目前有不少車主向監管機構投訴稱,特斯拉車輛的幽靈制動讓其陷入被追尾的險境中。

一位車主在一份報告中說:”我妻子要求我在車裡不要使用巡航控制或Autopilot,因為我們之前在公路旅行的時候曾經遇到過特斯拉的幽靈制動,當時導致我妻子懷孕的肚子受到了壓迫。 ”

另一位車主寫道:「有時候我的車前什么都沒有車輛也會緊急制動。 ”

▲特斯拉車主在行駛中遇到幽靈剎車

一位駕駛2022年款特斯拉Model Y的車主說,他最近在三藩市的泰勒街和松樹街駕駛時,他的車在前面幾英尺處發現了一個塑膠袋,這個袋子並沒有影響他的駕駛,但車輛隨後也發生了緊急制動。

另一位2021年款特斯拉Model Y的車主Ben Morris也是向NHTSA投訴的人之一。 他說,這是他的第三輛特斯拉,但這款車的幽靈剎車問題比他之前的其他車都更明顯。

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到「雖然我的2017年的Model X之前有過幽靈剎車,但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但2021年5月發佈基於視覺自動駕駛系統之後,好像幾乎每天會出現這種問題。 ”

他回憶起他的妻子在高速上開車時遇到的幽靈剎車,說道”它用力地刹車,把我們車上的兒童座椅都撞到了前排座位。 ”

“萬幸的是,我們的孩子不在車上。” ,Ben Morris回憶稱。

針對特斯拉近期不斷增加的制動失靈投訴,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發言人Lucia Sanchez表示,當局正在與特斯拉就幽靈制動問題的投訴進行對話。

Lucia Continue reading

今天,AMD不再是”萬年老二”

2022年剛一開年,AMD就捷報頻傳,剛在CES期間連甩7款重磅新品,又公佈營收盈利創歷史新高的亮眼業績,更是喜上添喜的完成收購巨額併購案,可謂大豐收。

從2月14日起,完成對FPGA龍頭賽靈思的併購后,AMD正式成為集「CPU老二」、「GPU老二」、「FPGA老大」標籤於一身的晶元巨頭。

根據本月初AMD釋出的財報成績:其2021年全年營收164.34億美元,同比增長68%;調整后凈利潤達34.35億美元,同比增長118%。 憑藉出色的業績表現,AMD相較2020年提升4個席位,躋身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之列。

▲2021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供應商(按收入排名,來源:Gartner)

可以預見的是,近年來展現超強進攻性的AMD,在完成與賽靈思合併后,必然將向數據中心晶元戰場發起更為猛烈的衝擊。

01 英偉達終止、AMD通過,兩宗數百億美元併購案收尾

就在上周,兩筆轟動全球的巨額半導體併購案,以大相徑庭的結局收尾。

美國當地時間2020年9月13日,全球GPU老大英偉達宣佈將以400億美元收購日本軟銀集團旗下的英國頂尖晶元設計公司Arm。

僅隔一個半月後,全球GPU老二AMD宣佈以全股票方式收購世界第一大FPGA商賽靈思,經估算,這筆交易價值高達350億美元。

令人唏噓的是,兩個公佈時間如此接近的交易,前者是GPU龍頭與移動CPU龍頭的強強聯手,卻招致全球範圍內空前的反對與質疑,最終黯然落幕;後者則風平浪靜,順利走完收購歷程。

這廂英偉達官宣終止從軟銀集團手中收購Arm的交易,那廂AMD在官網發表聲明,稱”已獲得所有必要機構的批准,可以繼續收購賽靈思公司,AMD預計交易將於2月14日前後完成”。

▲AMD宣佈收購賽靈思獲得所有必要機構的批准

按照交易約定,收購完成後,AMD的原有股東將持有收購后公司74%的股份,賽靈思股東持有餘下26%,賽靈思CEO兼總裁Victor Peng將加入AMD擔任總裁,負責賽靈思的業務和戰略增長規劃。

不過,中國市場監管總局對這一交易的批准是有附加限制性條件的,要求交易雙方和集中后實體履行如下5項義務:

(1)向中國境內市場銷售超威CPU、超威GPU與賽靈思FPGA時,不得以任何方式強制進行搭售,或者附加任何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不得阻礙或限制客戶單獨購買或使用上述產品;不得在服務水準、價格、軟體功能等方面歧視單獨購買上述產品的客戶。

(2)在與中國境內企業既有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推進相關合作,並依據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向中國境內市場繼續供應超威CPU、超威GPU、賽靈思FPGA和相關軟體、配件。

(3)確保賽靈思FPGA的靈活性和可程式設計性,繼續開發並確保賽靈思FPGA產品系列的可獲得性,確保其開發方式與基於ARM的處理器相相容且符合賽靈思在交易前的計劃。

(4)繼續保證向中國境內市場銷售的超威CPU、超威GPU、賽靈思FPGA與第三方CPU、GPU和FPGA的互操作性;上述互操作性水準不低於超威CPU、超威GPU與賽靈思FPGA的互操作性水準;互操作性升級的相關信息、功能和樣品應當於升級后90天內提供給第三方CPU、GPU、FPGA製造商。

(5)對第三方CPU、GPU和FPGA製造商的信息採取保護措施,與第三方CPU、GPU和FPGA製造商簽訂保密協定;將第三方CPU、GPU和FPGA製造商的保密資訊儲存在獨立且互不相通的硬體系統中。

02 和英特尔、英伟达对垒,苏姿丰的雄心显露

如果合并赛灵思顺利,AMD的数据中心实力将得到有力的横向扩展。

2020年,在FPGA市场,赛灵思全球和中国境内市场份额均达到50%~55%,排名第一。而AMD自身在CPU、GPU市场的竞争力亦不断增强。

自华裔女工程师苏姿丰2014年接任CEO以来,AMD一扫颓势,愈战愈勇,凭借正确的长期战略计划,将不到3美元的股价拉到最高逾158美元,并向英特尔的CPU腹地发起猛烈攻势。我们曾在《AMD,二十年再次伟大》一文中回顾AMD如何上演绝地逆转。

▲AMD过去五年的股价变化

从AMD最新财报来看,其2021年全年营收164.34亿美元,同比增长68%,预计2022年财年营收将达215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约31%。第四季度更是首次实现公司毛利率突破50%大关。

如此好的全年表现背后,其计算与图形事业部及企业、嵌入式和半定制事业部均保持营业额持续增长。AMD总裁兼CEO苏姿丰博士称,由于云计算和企业客户越来越多地采用AMD EPYC(霄龙)处理器,AMD数据中心收入同比翻了一番。

在數據中心領域,2021年第四季度有130多個基於AMD產品的公開雲實例推出。 此外,AMD宣佈推出全新高性能計算和人工智慧加速器AMD Instinct MI200系列,該系列加速器正為美國首款Exascale級(百億億次級)超級計算機——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Frontier超級計算機提供動力。

在今年1月初舉辦的2022產品線上首發會上,AMD宣佈推出基於6nm、Zen 3+核心架構的銳龍6000系列處理器,並預告採用AMD 3D Continue reading

一統智慧家居20年江湖,蘋果華為力挺,Matter是誰?

什麼是智慧家居? 科技圈當下最火爆的賽道之一。 什麼是「Matter」? 可能如果你不是從業者,可能會對它非常陌生。

但毫不誇張地說, Matter可能會成為2022年以及後續五到十年內攪動智慧家居市場的一個關鍵變數。

不論你是否看好它,Matter已經得到了蘋果、谷歌、亞馬遜等智慧家居巨頭的一致支持,國內也有小米、華為、塗鴉智慧等廠商加入其中。

▲部分Matter的推進者

簡單來說,Matter是智慧家居領域一項正在醞釀的行業標準,而 Matter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全球智慧家居行業標準的”大一統”。 當然,實現這個目標還有比較多的挑戰要克服。

2021年蘋果WWDC大會上,蘋果在智慧家居方面的產品和服務升級頗有”擠牙膏”的意思,但蘋果的一句話卻引起了我的注意:蘋果後續將把Matter整合到蘋果的智慧家居生態中,支援Matter生態產品。

巨頭們紛紛看好的Matter到底能不能解決智慧家居市場生態繁多、標準混亂的問題,智慧家居市場混戰背後的底層博弈是如何? 未來Matter只是一場「面子工程」,還是能改變智慧家居市場格局的關鍵?

通過與智慧家居賽道玩家、Matter標準推進者企業中的多位業內人士深入交流,我們將嘗試找到答案。

01 . 巨頭們紛紛看好的Matter,到底是個啥?

智慧家居市場經過將近20年發展,如今從市值逼近三萬億美元的蘋果,到數以萬計的初創公司,幾乎都能在這條賽道中覓得身影。

從智慧音箱、智慧電視到智慧燈泡、智慧門鎖、智慧窗簾,似乎智慧家居已經不再是憧憬,而是早已照進現實。 那麼,今天為什麼總能聽到關於智慧家居生態混亂、標準不統一的吐槽呢?

當你想用谷歌智慧音箱控制亞馬遜的智慧門鈴,看看門口快遞員送的是什麼,卻發現相互之間無法操控。 當你手持華為手機,想操控小米智慧門鎖或者小米智能攝像頭時,發現還要下載不同生態的App來進行互聯。

智慧設備之間能夠實現連接嗎,可以,能夠很好地進行協同嗎,還不太行。

▲部分Matter設備

Matter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Matter要讓設備之間實現高效互聯。 Matter標準本身是基於互聯網世界中最常見的IP協定,是智慧家居領域的一個新的行業標準。

實際上,Matter要解決的是設備之間能否相互”理解”的問題,要相互理解,就需要語言互通。 Matter,可能更像是未來智慧設備之間的一種新的溝通語言規範。

現在我們家中的智慧設備大多數都能連上家裡的WiFi,可以通過手機上的各類App進行控制,但這些智慧設備之間由於缺乏”共同語言”,溝通存在障礙,因此難以實現設備之間的協同交互。

Matter作為一種”通用語言”,必須  Continue reading

微軟用 AI 搞財務:一人頂千人,速度提升 1000 倍

據外媒報導,近年來,微軟的利潤、市值等都出現了大幅增長,但其財務團隊的人員數量基本不變,保持在5000人左右,其財務工作實現數位化、智慧化是該公司穩定財務人員數量的關鍵。

近日,微軟「現代金融」項目的負責人科里・赫恩西裡克(Cory Hrncirik)向華爾街日報介紹了如何通過 AI、雲計算、機器學習等技術提升財務工作效率,控制財務人員數量。

目前,微軟已經使財務預測、風險管理以及內部查詢等方面的工作實現了數位化、智慧化。 未來,微軟或專注 AI、機器學習等技術在精細化程度更高的工作上的應用。

一、用機器學習做財務預測,僅需 30 分鐘,錯誤率降低一倍

七八年前,微軟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將財務工作自動化,提高財務工作效率,使員工能更好地關注那些不能用技術解決的領域,比如與商業夥伴談判、尋找綠地投資機會等等。

微軟最早在財務預測方面引進了機器學習技術。 財務預測是指財務工作者根據企業近期的財務活動,運用數理統計方法,結合當前形式和未來趨勢預測企業未來財務狀況的工作。

image.png

赫恩西裡克表示,在引入機器學習技術之前,微軟的財務團隊在做每個季度的財務預測時,往往需要 1000 人花費三周的時間才能完成,但在 2015 年引入機器學習模型之後,基本上 30 分鐘就能完成季度預測,並且使錯誤率從 3% 降到了 1.5%。

二、風險分析、內部查詢,微軟多項業務實現智慧化

此外,微軟還在定義風險、風險管理流程數位化等方面實現了智慧化。 赫恩西裡克稱,微軟目前在使用機器學習等技術分析來自世界各國政府的檔,預測潛在的經濟風險。 目前,該公司還在努力將其用於內部審計相關工作,如識別哪些發票可以進入自動化流程,哪些發票則需要人工干預等等。

image.png

▲ 微軟「Modern Finance」 官網 Continue reading

谷愛凌的頭盔、時空定格術,冬奧會竟暗藏這麼多黑科技

當中國運動員谷愛凌在十幾層樓高的冰雪跳臺上完成高難度動作時,相信不少觀眾都為她捏了一把汗。 昨天,她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大跳臺女子比賽中成功奪冠,與此同時,冰雪運動員裝備中的冬奧”黑科技”也被扒了出來。

一個看似普通的防護頭盔,其實重量只有700g,但卻有超高的抗衝擊變形能力,這背後用到了航太科技中的材料和設計技術。

中國科技除了為中國隊增加助力之外,也為外國運動員提供了周到的服務,包括外國運動員在vlog中讚不絕口的北京冬奧村裡面的智慧床、防疫機器人、餐飲機器人等等,以及很多人看不到的數字孿生、雲轉播等技術,難怪國際奧會主席湯瑪斯·巴赫都說北京冬奧會是一屆史無前例的冬奧會,還希望北京冬奧會科技能夠在全世界得到廣泛應用。

▲國際奧會主席湯瑪斯·巴赫通過阿裡雲全息艙給媒體工作人員拜年

從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開始,我們就看到人工智慧(AI)、5G、AR、裸眼3D和雲等多種科技成果帶給觀眾震撼體驗。 (冬奧會開幕式震撼刷屏,這些黑科技立了大功! )

現在,北京冬奧會的科技彩蛋繼續被一一打開。 具體在各種冬奧會場景中,中國的智慧科技是如何賦能北京冬奧會順利運行,並收穫眾多好評的呢?帶你一文看盡。

01 AI動捕兼顧裁判和教練,智慧方艙護航

本屆冬奧會共有7大項,109小項的比賽專案,不少是高難度、高危險係數的比賽,那麼在這些專案的比賽和訓練過程中,有哪些智慧科技為參加冬奧會的冰雪運動員保駕護航呢?

1、AI、高速攝像機等輔助裁判快速公正判斷

在一些冬奧會項目比賽中,僅憑裁判肉眼進行評判,裁決結果可能會有存在爭議、甚至誤判的情況出現,北京冬奧會上通過越野滑雪輔助裁判系統、智慧攝像機來進行智慧捕捉,輔助判斷。

像剛剛中國隊奪得兩金的短道速滑比賽中,運動員運動速度極快,裁判回看視頻后作出了公正的裁決。 這個公正裁決的一部分功勞最開始被網友們記在一台名字叫做”獵豹”的超高速4K軌道攝像機系統身上,全網掀起謝謝”獵豹”熱潮,後來又有網友說,短道速滑比賽場地首都體育館中安裝的是40台4K攝像機陣列和3台8K VR相機。

▲網友熱評冬奧比賽中的攝像機(來源:微博)

其實這兩類攝像機都是用於賽事直播、轉播,並不用於裁決,央視總台技術局轉播二部特種設備科負責人趙偉澄清說,短道速滑比賽中採用的是獨立的仲裁攝像系統。 仲裁攝像系統大多包括多機位視頻記錄和慢動作重放系統,通過固定攝像機精準拍攝記錄每一圈或者每個運動員的比賽資訊,可以以慢動作模式詳細分析運動員的每個動作。

▲短道速滑比賽中裁判通過重播進行裁決(來源:咪咕視頻)

不過網友們提到的名字叫「獵豹」的攝像機也不一般。 該攝像機系統由陀螺儀軌道車和360米長的U型軌道組成,其設計標準是時速約90公里,超過頂尖運動員的70公里/小時的運動速度,可以實時跟蹤運動員的位置和將運動員的精彩運動瞬間分切成一幀一幀的畫面。 這樣觀眾也能看清運動員的很多高速動作背後的細節了。

▲超高速4K軌道攝像機系統(來源:央視)

2、AI還能當教練

體育訓練中越來越多地運用到了AI技術,像之前2021年東京奧運會的備戰過程中,跳水隊等中國運動員代表隊就用到了AI來輔助訓練。 此次北京冬奧會,這些智慧科技應用得更加廣泛了。

例如在跳臺滑雪和北歐兩項等多支國家隊備戰中,國家隊示範應用了專門為北京冬奧會研製的雪上技巧類專案多模態生物力學快速反饋系統。

▲AI輔助訓練系統(來源:上海體育學院)

該系統運用AI無干擾三維動作捕捉、超寬頻精準定位測試、北鬥導航、高速運動自動跟拍機器人、無人機攝影等多項技術,對運動員的助滑、起跳、飛行和落地的姿態進行系統分析,精確測算起跳高度等指標,為教練和運動員調整訓練方案提供科學數據支撐。

中國國家隊備戰中還使用到了個人化大資料庫分析與診斷系統。 該系統通過建立包括形態、機能、身體/心理素質等特點的高水準運動員的冠軍模型,來輔助運動員進行技能增強訓練。

3、智慧移動方艙30秒生成診斷報告

冬奧會的許多比賽專案危險係數大,例如短道速滑、自由滑雪大跳臺等,需要準備快速醫療救援裝備以應對不時之需。

這些智慧醫藥設備包括智慧移動方艙、5G救護車等等。 Continue reading

真涼了,英偉達官宣終止收購Arm,孫正義躺賺12.5億美元

2月8日下午,軟銀、英偉達和Arm正式發表聲明,宣布終止此前英偉達從軟銀收購Arm的交易。

▲英偉達、軟銀宣佈交易終止聲明

軟銀聲明,儘管雙方做出了努力,但重大的監管挑戰阻礙了交易的完成。 同時,根據英偉達和軟銀的協定,軟銀將保留英偉達此前支付的12.5億美元定金,並將在第四季度計入利潤,而英偉達將保留其20年的Arm許可。

接下來,軟銀和Arm將在2023年3月31日前開始準備Arm的公開發行(IPO)上市。

同時,Arm今天也發生了高管人員變動,在Arm工作長達30年之久的Simon Segars將成為公司顧問,而此前為Arm IP產品集團(IPG)總裁的Rene Haas將成為Arm新的首席執行官。

01. 軟銀坐收12.5億美元,英偉達保留20年授權

2月8日下午,英偉達、軟銀正式宣佈交易失敗,軟銀將保留此前12.5億美元的定金,並説明Arm籌備上市事宜。 而英偉達則將保留20年的Arm授權。

全文如下:

英偉達和軟銀集團2月8日宣佈, 終止先前宣佈的英偉達從軟銀收購Arm的交易。 儘管雙方做出了善意的努力,但由於監管方面的重大挑戰阻礙了交易的完成,雙方同意終止協定。 Arm現在將開始準備公開募股。

“Arm擁有光明的未來, 我們將在未來幾十年繼續以自豪的被許可人身份支持他們。 “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表示,”Arm是計算領域重要動態的中心。 雖然我們不會是一家公司,但我們將與Arm密切合作。 孫正義進行的重大投資使Arm能夠將Arm CPU的範圍從用戶端計算擴展到超級計算、雲計算、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 我預計Arm將成為未來十年最重要的CPU架構Continue reading

打造線下版元宇宙,機器人VR助力遠端做核酸,登上Science子刊

讓機器人做核酸採樣,靠譜嗎?

過去兩年,多家研發團隊研發了能讓醫護人員遠端操縱機械臂完成核酸採樣的系統。 不過相比於”直接上手”,這些操作存在一個難點——很難掌握下手的輕重。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團隊與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聯合發起的新型智慧化咽拭子採樣機器人系統

畢竟不是醫護人員自己的手,醫護人員只能憑豐富的經驗去想像應該把控多大的力度,來操控機器捅受檢人員的鼻子、嗓子眼。

但假如能讓機器人把觸覺同步反饋給醫護人員,那問題是不是就迎刃而解了?

1月14日,一項由香港城市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清華大學、中國電子科技大學學者合作的研究成果登上國際學術頂刊Science Advances。 論文中的機器人VR系統項目,解決的即是上述難題。

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靈活的電子皮膚貼片,它可以作為無線人機交互系統,應用於機器人VR。 只要貼上這個「魔法貼」,人類就能跟機器共用觸覺。

该贴片既可以小到无感,也可以大成一件上衣,通过震动力度和频率来反馈触觉。当使用者戴上VR设备,他就能远程控制机器人,去完成宛如亲临现场的精细动作。

▲电子皮肤在智能机器人VR中的测核酸应用演示

以前市面上的多数VR沉浸式游戏,要增加触觉体验,往往需要用户装上外骨骼控制等笨重、庞大的触觉感知硬件设备。 而新型电子皮肤有望使用户更轻便地在虚拟世界拥有真实的触觉感受。

机器人VR触觉反馈如何实现?研究解决了怎样的难点?未来又会有哪些新应用?

近日,记者独家专访这篇Science论文的通讯作者、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生导师于欣格,了解这项研究的幕后故事,并对其技术原理及应用前景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01 .医护人员远程控制 ,机器人帮你测核酸

机器人VR项目的起步,还要从2020年初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说起。

当时,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不断上升、医护人员医疗资源短缺、核酸采样效率较低、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很大。这使得于欣格开始思考,能否开发一个远程非接触式控制采样机器人?

核酸采样机器人的好处很多,包括降低医疗成本、缓解感染风险等,钟南山团队、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孙富春团队、南丹麦大学研究人员等都研发了智能化的核酸采样机器人系统。

▲2021服贸会上展出的全自动鼻咽拭子采样机器人(图片来源为环球时报)

但这些利用遥控手柄控制的机器人,对医护人员的操作准确度有很高要求。

于欣格团队观察发现,手术过程中,医生需通过屏幕判断手术进程,去想象有多大的反馈力度,这往往需要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把控。

那么,能否在医生和机器人之间共享触觉,让机器人能将现场的触觉反馈同步给远程的医护人员呢?

将电子皮肤作为无线人机系统应用到机器人VR中的研究项目由此启动。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设想,只要“贴上”智能电子皮肤,医生远程操控机器人时,就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感知,近似于零距离感受手术过程,并且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手术机器人认证医生的标准。

▲电子皮肤在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中的应用演示

不过要将设想变为现实,还需跨过不少难关。

在机器人VR项目进展中,于欣格团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机器人和人体的双向反馈环节。这也是项目进展中花费时间最长的环节。

核心难点有两处:一是电子皮肤捕捉到人体动作后,如何将这个动作的指令精准传递给机器人?二是如何将机器人获得的触觉精准反馈给人类?

除此之外,机器人VR研究过程不仅涉及于欣格团队擅长的生物医学工程,还会涉及材料、电路、力学优化、有线反馈通路、软件开发及界面优化等。

因此,他们联合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的多位优秀人才通力合作,最终在这样庞大的应用工程型项目中取得进展。 Continue reading

Nature:AI看看你的眼睛,就能預判心臟病

AI掃描視網膜圖像,邊測視力邊做心臟病篩查。

近日,英國利茲大學研究小組的一項新成果登上國際學術頂刊Nature的子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AI(人工智慧)系統,該系統通過深度學習演算法來訓練,可以分析視網膜掃描圖像中的心臟病發作跡象,識別準確率在70%-80%之間。

AI系統可以自動讀取視網膜圖像掃描,預測未來一年中該患者是否有心臟病發作的風險,並且眼部掃描的圖像在一般配鏡師或眼科診所中就能獲得。

這項研究由利茲大學領導聯合中科院寧波慈溪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英國約克大學、法國蔚藍海岸大學等研究人員進行,系統訓練的數據由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提供。

01 . 自動篩查視網膜圖像,預測一年內心臟病風險

最近的研究表明,視網膜圖像上的視網膜血管密度或彎曲度等生物標記物與心功能相關,並可能預示著患者的心臟病發作風險。

▲英國生物樣本庫的視網膜圖像

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心臟左室品質(LVM)和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證明使用視網膜圖像和基本人口數據可以預測患者的心肌梗死風險。

“該研究可能會改變我們篩查和追蹤心臟病早期癥狀的方式。” 負責監督此項研究的亞歷克斯·弗蘭基(Alex Frangi)說。 他目前在英國利茲大學擔任計算醫學鑽石禧年(Diamond Jubilee)教授,也是艾倫圖靈研究所(Alan Turing Institute)的圖靈研究員,”包括心臟病在內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早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英國的第二大疾病殺手。 ”

“那些參加常規眼科篩查的人,未來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 視網膜AI系統識別可以更早地開始預防性治療,以防範心血管疾病。 “利茲大學心血管醫學教授克裡斯·蓋爾(Chris Gale)說,他也是這篇論文的作者之一。

視網膜AI輔助診斷心臟病的系統一旦普及,就可以用於眼鏡店、眼科診所的自動篩查,有高患病風險的患者就可以及時發現,並轉診給心臟病領域的專科醫生。

02 . 視網膜變化+基本人口資訊,就能判斷心臟病風險

深度學習過程中,這個AI系統使用來自英國生物銀行的數據進行訓練,分析了5000多人的視網膜掃描和心臟掃描圖像,已確定患者視網膜病理與心臟變化之間的關係。

學習了圖像模型后,該系統就可以僅通過視網膜掃描來估計左心室(心臟的四個腔室之一)的大小和泵送效率。 一般情況下,心室擴大就代表著心臟病風險增加。 Continue reading

聯絡我們

地址
香港九龍觀塘鴻圖道57號南洋廣場1808室
Rm.1808, Nanyang Plaza, 57 Hung To Road., Kln. HK

電話
23091888

電郵
info@ioth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