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需求
近年來,雖然在醫療IT方面持續投入了大量資金,但是醫療機構仍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如信息化建設滯後、管理運營不成章法、醫療服務成本高、服務體係不完善等。
1. 醫療需求:提高醫療機構的醫療效率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一直是醫療機構改革的重點。以患者為中心進行醫療服務規範化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已經成為醫療機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主要手段和醫療管理工作的大事。在以患者為中心的辦醫形式下,建立現代醫院管理體制的同時,更要注重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的水平。因此,借助數字化轉型的契機,醫療機構可以更快地實現優化服務流程、提升診療質量、創新服務模式、改善醫患關係、豐富醫療服務內容等目標。
2. 管理需求:降低醫療機構管理成本
近年來,雖然在醫療IT方面持續投入了大量資金,但是醫療機構仍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如信息化建設滯後、管理運營不成章法、醫療服務成本高、服務體係不完善等。從管理運營的角度來看,醫療機構急需一整套系統、科學、可落地的信息化解決方案,帶動整個內部業務流程和外部供應管理體系的變革和完善。醫藥機構要想更好、更快地發展,就需要科學、合理地降低醫療管理成本,兼顧經濟和社會效益,這樣才能促進醫療機構的良好發展。但是,目前我國大多數醫療機構的成本管理工作不夠科學、合理,致使此項管理工作的作用並未充分發揮出來。
3. 醫改需求:醫保控費、社會養老等現實問題引發轉型
區域發展不平衡加劇了年輕人群向發達地區流動,減輕了發達地區的老齡化壓力。與此相對的,是欠發達地區的醫保、養老等問題嚴峻。隨著中國老齡化問題的持續加劇,醫改、醫保、社會養老等現實問題成為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自新醫改實施以來,醫保制度的建立為全體國民提供了保障,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穩定支持,這是改革過程中的基本原則。目前我國正式組建國家醫療保障局,將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職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職責、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職責、醫療救助職責整合在該部門下。借助數字技術,以國家醫療保障局成立為契機,真正落實了三醫聯動,未來將推動醫保、醫改、醫藥等各方面的提質增效。
4. 公衛需求:依法防控,健全公衛應急體系
今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過程凸顯了依法科學有序防控的重要性。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驗。兩會上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數字技術,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好地發揮支撐作用。
5. 科研需求:臨床研究、藥物研發等引發的轉型需求
醫療已經成為我國科技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技術的革新為解析細胞命運決定的機制帶來了新的可能性;搭建全基因組數據計算雲引擎,將標準化的WGS數據分析流程轉移到雲端,大大降低了WGS數據分析、運算及使用門檻;治療中EBVDNA分子標誌物可用於實時評估患者對治療的敏感性、動態預後風險預測,為指導臨床醫生進行治療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也為患者實時了解抗腫瘤治療的反應性和失敗風險提供經濟、無創、便捷的液體活檢手段;利用但細胞轉錄組學技術描繪了首個完整的脊索動物胚胎髮育轉錄譜系。這些前沿領域的背後,離不開數字技術的支持,在科研需求的帶動下,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將持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