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把兩顆M1晶元「粘」在一起,做出了地表最強台式機晶元
▲從左至右:Studio Display、Mac Studio、M1 Ultra
▲歷代M1晶元,從左至右:M1、M1 Pro、M1 Max、M1 Ultra
▲從左至右:新款iPhone SE、iPhone 13系列蒼嶺綠配色、新款iPad Air
▲從左至右:Studio Display、Mac Studio、M1 Ultra
▲歷代M1晶元,從左至右:M1、M1 Pro、M1 Max、M1 Ultra
▲從左至右:新款iPhone SE、iPhone 13系列蒼嶺綠配色、新款iPad Air
Chiplet“小芯片”在2019年小火过一把,当时Chiplet在AI芯片领域可谓热词,但在更早之前这个概念就已经出现了。Chiplet是硅片级别的重用,是一类满足特定功能的die,通过搭积木造芯片的模式,利用die-to-die内部互联技术将多个模块芯片与底层基础芯片封装在一起,构成多功能的异构System in Packages(SiPs)芯片的模式,建立一个Chiplet的芯片网络。
这也被认为是能延续摩尔定律“已死”的重要方案。
2019年AMD提出打破摩尔定律的限制,革命性的the Infinity Fabric(两个4核CPU互联的专门的通道)掀起了小芯片风潮。那时候对于这项技术的限制大部分都会提到互联标准和封装技术。
在3月2日,ASE、AMD、ARM、Google云、Intel、Meta(Facebook)、微软、高通、三星、台积电十大行业巨头联合宣布,成立行业联盟,共同打造小芯片互连标准、推进开放生态,并制定了标准规范“UCIe”。
UCIe 1.0标准定义了芯片间I/O物理层、芯片间协议、软件堆栈等,并利用了PCIe、CXL两种成熟的高速互连标准。这个标准最初是由Intel提出并制定,后开放给业界,共同制定而成。
它解决了对计算、内存、存储和跨越云、边缘、企业、5G、汽⻋、⾼性能计算和⼿持领域的整个计算连续体的连接。 UCIe 提供了封装来自不同来源的芯⽚的能力,包括不同的晶圆厂,不同的设计和不同的封装技术。这一波直接冲击的是芯片半导体行业,但其覆盖的垂直领域市场也是不可计量的。
我们先来区分一下SOC、SIP和Chiplet。
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它是信息系统核心的芯片集成,是将系统关键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像一个微小型系统。在PC时代我们可以说一个电脑的核心是CPU,而在智能终端时代,手机的核心就是SOC。它依然是遵循摩尔定律发展方向的。
SOC模拟示意图,图源网络
SIP(System-in Package)系统级封装。SIP封装并无一定型态,利用单纯的打线结合或覆晶接合,将处理器、存储器、FPGA等功能芯片以2D或者3D封装结构集成在一个封装内,可做定制化生产。SIP超越了摩尔定律的发展方向,在SIP中集成度较高的是蓝牙和802.11(b/g/a),多用于涵盖通信技术的解决方案,同时UWB是SIP的另一个理想应用。
Chiplet即芯粒,也称小芯片。它其实就是多个芯粒通过先进的封装技术形成的SIP,将不同工艺节点和不同材质的芯片通过先进的集成技术(如3D集成技术)封装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芯片,实现了一种新形式的IP复用。它摆脱了摩尔定律的发展方向。
UCIe ⽀持在封装上交付平台的开放式 Chiplet Continue reading →
在对物联网进行分析时,不仅要依赖于专业分析师团队的调查结果,专家和顾问的意见也很重要。以下为我们收集到的专家和顾问对2022年10大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的意见:
1、物联网正在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在物联网社区中,智能连接设备在实现和推进环境监测、地域管理和能源优化等应用领域的突出能力是有目共睹的。然而,这些智能连接设备的商业价值却一直在被低估。
迄今为止,物联网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被大多数物联网公司所忽略。随着人们对建设绿色经济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日益关注,物联网技术有可能为企业、城市和社区提供绿色解决方案。
这些应用可以包括降低能源成本、实现远程部署、监控故障点等,这将使得物联网能很快地从边缘案例转变为物联网扩张的驱动因素。物联网社区的一个关键目标应该是强调将物联网整合到任何可行的可持续全球经济模式中。
示例:
通过物联网进行环境监测的例子很多,例如 Libelium和基于物联网的领土管理(例如Dryad Networks或用于火灾管理的Kerlink和NetOp,或用于洪水管理的Opti)。
从政策角度来看,欧盟委员会提出工业5.0理念,而其中多出来的1.0比现有4.0多的并不是新技术,而是关于先进技术在工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除此之外,欧盟对下一代欧洲投资的近8000亿欧元中,主要集中在绿色发展(约30%)和数字化(约30%)上。
顾问引述:
通过收集到的数据,物联网绘制了空间和领土的环境条件。物联网成为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天文台。让我们明智地使用它,让我们倾听它!
—萨维里奥·罗密欧
2、平台炒作正在从云端转向边缘
正如之前的物联网分析研究所表明的那样,自2015年开始的物联网平台竞赛中,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领导者。边缘平台,特别是工业领域的平台,还处于起步阶段,但2022年将会是物联网平台竞赛中的企业突围的一年。
虚拟化技术(如 VM 和容器)支持跨计算硬件供应商的应用程序可移植性。这些技术被IT部门广泛采用,但许多OT部门仍然通过购买运行该应用程序的设备来获得该应用程序(例如,他们购买协议转换器以将一个以太网协议转换为另一个以太网协议,或购买PLC来运行某些控制逻辑工作负载)。
冒着严重过度简化市场格局的风险,边缘平台供应商可以根据他们支持的硬件,云/物联网平台和边缘应用程序的类型进行分组。供应商也可以根据其核心业务进行分组:硬件供应商(包括西门子,凤凰电气和博世等OT硬件供应商以及IT硬件,如思科,HPE等),云供应商(例如AWS,Azure)和软件供应商(例如Zededa,CPLANE等)。
与大多数技术土地争夺战一样,客户最终将决定谁赢得这场竞赛。到底是云提供商会主导这个领域?还是硬件供应商和软件初创企业有空间?如果为非云参与者提供了空间,客户会更喜欢与硬件无关的平台,并提供单一管理平台来管理所有类型的设备上的所有工作负载?还是更愿意拥有一个特定于硬件的平台(即,边缘工作负载只能在边缘平台供应商提供的硬件上运行),该平台在硬件和管理平台之间提供更紧密的集成,以及单点联系出现案例问题?
如果后者属实,我们则可能会看到当下物联网技术的又一趋势,即在边缘平台上有更多的供应商被锁定,这些平台仅适用于特定供应商的硬件。
如果前者属实,那么构建这些边缘平台的与硬件无关的软件公司仍然需要与运行边缘应用程序的硬件供应商合作。
示例:
作为2021年底针对边缘应用的一系列举措的一部分,戴尔宣布与灵活且可扩展的物联网平台Litmus合作,帮助企业在整个IIoT边缘(包括设备,应用程序和数据)上运行,并具有"从工厂车间到企业云"的弹性和安全连接。
顾问引述:
在任何结果中,云提供商肯定不会在竞争中排名最后,因为许多公司将在其边缘平台上实现标准化,大多数公司最终将至少将一些数据从边缘发送到云提供商,无论他们使用哪个边缘平台。
—马修·沃帕塔
3、IIoT正在改变制造业
工程师倾向于将技术视为一种解决方案,而往往忽略了问题的根源。物联网的作用是超越SCADA(监督控制和数据采集)进行机器操作,提供及时做出维护资产决策所需的数据。在不久的过去,物联网项目只是一个数字化过程。而现在,更多的数据可以得到访问,制造专业人员需要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正在解决什么特定的业务问题?
示例:
许多营销人员将预测性维护视为物联网的"杀手级应用"。在2021年国际维护大会上,与会者和演讲者之间的讨论不是一些模糊的预测性维护策略。相反,他们正在预测分析应用程序中使用从IIoT项目生成的数据。分析预测的问题通常会自动提供给工作流引擎,从而导致维护和可靠性活动,从而避免计划外停机,从而优化生产。例如,当巴斯夫通过施耐德电气为其其中一家工厂增加预测性维护时,它首先关注的是监控为工厂供电的变电站,以及电机及其控制中心消耗该电力的健康状况。存在特定的业务问题,即为繁忙的工厂保持不间断的电力,为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狭窄且可实现的范围。 Continue reading →
開年爆冷、跌跌不休,「元宇宙」為啥突遇寒冬?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2021年大火的元宇宙,卻在2022年開頭就遇冷。
2月4日,All in做「元宇宙」的Meta披露財報資訊后,當日股價暴跌26%,創下美股市場歷史最大市值跌幅,市值跌超2370億美元。 從這一天開始,"元宇宙"就開始呈現與此前截然不同的發展態勢。
▲Meta 2022年2月股價變化圖
2月16日,「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發佈財報后,次日Roblox盤后股價下跌15.28%,市值縮水約500億美元,不少證劵機構紛紛下調該股的評級。
暴跌的公司市值和財報里的虧損金額似乎讓投資者們突然理解了“元宇宙"概念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巨頭元宇宙業務受阻更加真實地反映出構建"元宇宙"的道路艱難。
隨後而來的是政府監管層面的影響,經過半年的"元宇宙"熱潮,國內逐步出台對於"元宇宙"市場的管理政策。
2月18日,中國銀保監會發佈了《關於防範以"元宇宙"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並給出了四種常見的犯罪手法。
▲《關於防範以"元宇宙"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
2月22日,天眼查信息顯示,騰訊、位元組跳動、網易等多家互聯網公司或旗下子公司申請的與"元宇宙"有關的商標被駁回。 同日,國內元宇宙概念股龍頭中青寶股價下跌了7.25%,天下秀股價下跌了4.74%。
▲中青宝近日股价图
2022年刚过不到两个月,“元宇宙”的美梦面临破碎?近期哪些事情让“元宇宙”迅速降温?在经过一番调查之后,我们试图找到元宇宙遇冷背后的秘密。
回头来看,“元宇宙”概念遇冷其实早有端倪。
早在2021年12月底,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曾多次下场,呼吁理性看待“元宇宙”。
中央纪委网站发布的《元宇宙如何改写人类社会生活》提及“元宇宙”中可能会涉及资本操纵、舆论吹捧、经济风险等多项风险。就连春晚的小品中,“元宇宙”也成为“瞎忽悠”的代名词。
▲《元宇宙如何改写人类社会生活》
国内各级组织和机构看到“元宇宙”潜藏的风险,纷纷着手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监管体系。2022年刚开年,各级政府、组织都逐步加紧了对“元宇宙”有关领域的监管。
2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并指出了四种常见的犯罪手法,包括编造虚假元宇宙投资项目、打着元宇宙区块链游戏旗号诈骗、恶意炒作元宇宙房地产圈钱、变相从事元宇宙虚拟币非法谋利。
此次风险提示并非无的放矢。据悉,国外虚拟现实平台Decentraland上的一块虚拟房地产以240万美元价值的加密货币成交,金额突破纪录。国内虹宇宙APP里的一套“半海景别墅”,也曾在二手平台被叫价10万元。不过,目前二手平台已经不显示此类虚拟房地产产品。
随后,2月21日,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官网发布《元宇宙产业自律公约(拟一届一次全会通过)》,针对不同的风险提示给出建议和引导方案。
比如说,抵制资本炒作,引导合理预期。《公约》中提到,合理阐述元宇宙发展前景,引导公众形成理性预期,坚决抵制利用元宇宙热点概念进行资本炒作,避免形成市场泡沫。
此前,不少公司都希望能借着“元宇宙”乘势而起,蹭热度的方法也千奇百怪,其中,注册一个“元宇宙”有关的商标已经快属于基本操作了。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在商标数据库中约有1.6万余件“元宇宙”、“METAVERSE”相关商标申请。
不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出,坚决反对、严厉打击“蹭热点”和不以使用为目的囤积等商标恶意注册行为。也因此,文章开头中我们提到的腾讯、网易、字节跳动等大厂申请的多个“元宇宙”商标被驳回。
政府不仅收紧了对元宇宙宣传的风声,在技术上,也针对部分技术给出了更为详细的使用规定。
2022年1月28日,国家网信办公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Continue reading →
国际知名研究机构ABI Research分析师团队近来推出《70 Technology Trends that Will-and Will Not-Shape 2022 》报告,基于全球开始从新冠疫情的阴影中走出的背景,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新兴应用的落地速度等维度,对包含物联网在内的科技圈将要发生的35件事情和不会发生的35件事情做出预测。
5G核心网与边缘网络;5G设备;5G和移动网络基础设施;5G市场情况;物联网定位技术;WiFi、蓝牙和无线连接;物联网网络及服务;物联网硬件和设备;物联网市场;分布式计算和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数据安全;AR与VR;元宇宙市场和技术;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汽车;供应链管理和物流;工业机器人;工业和制造业共20大板块。
以下为报告翻译展示:
预测1:当前掌握较大市场话语权的企业因产业链重构而被稀释
开放式无线接入网络、公有云和5G核心网络等方面的发展呈现了一个趋势,产品架构正从集成设计逐步演变为模块化设计。也就是说,关键行业的模块化性质的改变也将带来产业链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还将导致差异化程度降低,因为大量非集成供应商开始与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集成供应商产生竞争。未来,行业整合不一定带来竞争优势,赢家将是那些在集成架构和基于软件的模块化解决方案之间取得平衡的供应商。
预测2:构建云原生5G网络的通信系统提供商将首先在虚拟容器中部署核心网络功能
移动运营商正借助公有云来寻找消费市场以外的增长机会,因此未来通信系统提供商与公有云服务厂商将产生更加紧密的合作。ABI Research 预计,2022年将会有相关的合作会宣布,而且这两类企业的合作也将成为 5G 应用的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但是,公有云在未来通信服务领域中具体发挥怎样的作用、扮演怎样的角色还有待观察。同时,相关投资或许要到未来几年才能得到回报。
预测3:2022年,核心网络公有云不会“起飞”
我们也正在见证核心网领域的结构性转变。当前,通信系统提供商的战略⾼地是核心网络,尤其是5G下⼀代核⼼网 (NGC),因为它承诺提供企业级网络解决方案。去年,微软宣布收购AT&T电信级的网络云计算平台技术,同时微软也承担起运维AT&T 5G网络的责任。而Verizon则选择性地使用其公有云,且部署自己的云基础设施来承载其5G核心网络。今年,核心网络公有云并不能起飞”,相比之下,后者的战略更为谨慎,而前者更加着眼于未来。
但是,通信系统提供商应该明白,某种程度上来说,可选性、盈利潜力和可持续能力来自于控制和集成,尤其是在核心网中。
预测4:核心网络组件和许多云原生网络功能不会直接部署在裸机上
尽管云原生主张在裸机上运行时,可提供高度敏捷及超低延迟的微服务,不过目前还不会在裸机上大规模部署云原生网络功能,只是通信服务提供商将选择向该方向演进。云原生技术(即容器和微服务)正在稳步扩张至电信生态系统,并促进混合(虚拟和物理)架构的可扩展性、弹性及超快部署和创新周期。对于那些希望在B2B及企业级5G的通信系统提供商来说更是重中之重。
ABI Research 预计,2022年所有市场活动会呈现⼀些共同点;将已简单实现工业化部署的领域进行跨区域的扩展,并将消费的产品推向市场。此外,整个行业将联合起来为云原生工具和方法建立标准。 Continue reading →
在中美兩地同時搞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越來越難了。
據彭博社報導,無人卡車領域頭部玩家圖森未來日前通過了美國政府的調查,雙方達成如下安排:
1、圖森未來將會把自動駕駛卡車業務的一些技術監督權移交給美國政府。 該公司將會採用一項技術控制計劃,限制其中國分部對自動駕駛數據的訪問,這些限制主要包括自動駕駛卡車業務的原始程式碼和演算法等資訊。
2、公司內部與新浪有關的兩名董事會成員將會在今年任期結束后離職。 新浪旗下公司Sun Dream已經同意不再任命新董事。 同時,新浪同意不再增持圖森未來的股份,但也不會被迫剝離其目前已持有的股份。
3、圖森未來將任命一名新的安全官員和安全主管,後者將建立一個"政府安全委員會",該委員會必須定期開會並向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報告(隸屬於美國財政部)。
通過這些措施,圖森未來得以依法合規在美國開展業務。 該公司表示,美國政府已經確定其「不存在未解決的國家安全問題」。
▲彭博社報導截圖
對於整個自動駕駛行業來說,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在美國著力限制中國發展的大背景下,美國政府對自動駕駛行業,尤其是在美國進行研發、測試工作的中國自動駕駛公司的監管更加嚴格。
目前,國內多家公司均在美國設有研發中心並進行自動駕駛測試活動,部分公司也在考慮於美國上市。 但是從國際局勢的發展來看,美國限制中國發展的意圖越來越明顯,動作也會越來越多。
橫跨中美兩地進行業務的自動駕駛公司們,是時候考慮如何進行業務切割,以應對未來大概率會發生的限制問題了。
事實上,圖森未來收到美國政府的關注由來已久。
圖森未來首席行政和法律官Jim Mullen是在2020年10月加入的,據他透露,當時圖森未來已經在美國政府的關注範圍之內了。
▲圖森未來首席行政和法律官Jim Mullen
2021年4月,圖森未來在首次公開募股中融資達13.5億美元(約為人民幣85.33億元),同期美國政府對圖森未來啟動調查。 但Jim Mullen表示當時美國政府與圖森未來之間的對話是"非常廣泛的"。
在圖森未來正式上市之後,美國政府對其展開了正式調查,調查的重點則是其與中國的關係。 據悉,新浪是圖森未來的大股東,新浪的高管曹國偉和Bonnie Yi Zhang是其董事會成員。
同時圖森未來在中美兩國也各有業務,在美國的業務重點是公路無人卡車運輸,而在中國方面的業務則更專注於港口的無人駕駛。
▲图森未来的无人驾驶卡车
虽然从业务上来看,这家公司在中美两个国家的业务各有侧重,但仍然引起了美国政府的关注。
Jim Mullen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透露,图森未来美国总部并没有与中国团队分享其自动驾驶卡车技术的源代码或算法。但他也补充称,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仍担心图森未来会将美国团队研发的技术运用于其中国的业务,美国政府更倾向于图森未来“由美国驱动的技术留在美国”。
市值一夜蒸發2300億美元后,紮克伯格開始拿出「AI黑科技」拯救自己的身價了!
智東西2月24日消息,就在 今天日期:淩晨一點 ,紮克伯格特意舉辦了一場名為"元宇宙里的AI"的活動,專門宣佈了 Meta在AI領域的技術佈局 ,這也是紮克伯格2022年首次談及Meta將在語音翻譯、AI創造以及語音助手等領域重點發力。
會上,Meta宣布研發一款 為世界上每個人定製的翻譯軟體 ,研究人員通過構建高級的AI模型和一款可適用所有語言的翻譯器,希望能在"元宇宙"中打造一個無障礙交流的空間。
Meta計劃研發一款 新的AI系統BuilderBot ,你在虛擬世界中說什麼,AI就能給你展現對應的畫面,看樣子AI也能成為"阿拉丁神燈"一樣的神器了。
不僅如此,Meta新推出了 CAIRaoke專案 ,研發人員開發了一個端到端的神經模型,它可以提供與人們進行更多的交流,可以比以前簡單對話的層面更深一步,能夠理解人們說話的語境。
最新財報顯示,Meta旗下專攻「元宇宙」的Reality Labs部門2021年虧損102億美元。 紮克伯格秘藏已久的AI大招,救得了聲勢漸垮的元宇宙嗎?
▲Meta 2021年股價變化圖
紮克伯格談道,現在多數AI研究的重點是如何讓AI更好地理解現實世界,但未來,AI需要幫助人們在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都能實現導航等功能。 並且由於虛擬世界總是在發生變化,AI應該像人類一樣擁有理解環境和學習的能力。
▲Meta CEO紮克伯格
“元宇宙世界中你將會與任何地方都能發生視覺交互,包括你在3D空間中的位置、面部、手勢等等肢體語言,這些都需要不同的輸入方式。" Continue reading →
半年召回15次,涉及近百萬台車,特斯拉最近簡直陷入了召回「泥潭」。。
2月3日,特斯拉宣佈將召回57萬台汽車,原因是特斯拉汽車的"Boombox"功能允許車輛在行駛時通過外部揚聲器播放聲音,這違反了美國要求電動汽車發出行人警告噪音的聯邦安全標準。
而就在這次召回前的幾天里,特斯拉還連續發起了三次召回,分別因為除霜除霧系統失靈、安全帶提示音失靈、自動停車功能存在撞車風險等原因。
▲特斯拉在美國召回情況統計表
連續4次召回引起了不小的關注,但仔細回看最近半年的消息可以發現,過去180多天里特斯拉總計發起了15次召回,其中美國11次、中國3次、加拿大1次,旗下四款量產車全部都有涉及。
▲特斯拉在其他地區召回情況統計表
發生召回並不奇怪,但最近這一波召回頻率和規模明顯已經超過了過去幾年特斯拉召回事件的平均水準了。
那麼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都是哪些車型出現了哪些問題,官方又將如何進行補救呢? 車東西詳細統計了最近發生的15起召回事件的具體資訊,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召回,是特斯拉在2022年最先面临的麻烦事。
根据外媒信息显示,从上个月底到这个月初,不到十天的时间内,特斯拉已经发起了4次召回。而令人惊讶的还不仅是召回的次数,还有召回的规模。
▲特斯拉在美国召回情况统计表
1月31日,因为车辆的安全带提示音失灵,会导致用户无法确认安全带的状态,增加受伤风险,特斯拉宣布将会召回817143辆车,其中涉及了部分2021~2022年生产Model S、Model X,2017~2022年生产Model 3和2022~2022年生产Model Y。这也是特斯拉发起召回规模最大的一次。
三天后,特斯拉又因为Boombox功能会掩盖行人警告系统声音从而导致事故隐患,宣布将召回578607辆。
▲装有Boombox的特斯拉汽车
而另外两次召回的规模虽然不算太大,但也分别有26681辆和54000辆。4次召回规模超百万辆,这是特斯拉此前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但特斯拉却并不是在今年才陷入召回的困境中,在去年就已经连续发生过多起召回了。
NHTSA文件显示,10月24日,特斯拉因为安全气囊安装问题和前悬架横向连杆紧固件松动的问题,分别召回了少量2020~2021年生产的Model 3和2800辆2020~2021年生产的Model Y与2019~2021年生产的Model 3。
▲特斯拉Model 3
10月28日,因为通信错误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前向碰撞警告 (FCW) 或自动紧急制动 (AEB) 系统的意外激活,特斯拉召回了11704辆2017~2021年生产的Model S、Model 3、Model X和2020~2021年生产Model Y。 Continue reading →
昨夜,2022北京冬奧會走到尾聲,中國隊也在這屆冬奧會中收穫了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以9金4銀2銅圓滿收官。
相信對於很多觀眾來說,開幕式的震撼彷彿還在眼前。 (冬奧會開幕式震撼刷屏,這些黑科技立了大功! )
而2月20日晚20點,鳥巢繼續流光溢彩,總導演張藝謀再度通過豐富的科技手段和藝術化詮釋,在約100分鐘的閉幕式上展示出中國式浪漫與雙奧情懷。
它與開幕式形成一脈相承的上下篇敘事模式,通過續寫一朵雪花的故事,獻上一場簡約而唯美的儀式與表演融合大秀,為北京冬奧會畫上句點。
据张艺谋透露,今晚破纪录的有超过2000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冬奥会这最后的狂欢聚会。
在美学基调方面,主创团队大胆使用“中国红”碰撞“冰雪蓝”,将灯笼、中国结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作为表演元素,融入仪式当中。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导演锋尚文化沙晓岚说,2008年整个鸟巢80%用的是进口设备,音响是100%的进口设备,到2022年是100%的中国产品,全是国产设备在挑起大梁。
所有的灯具、LED产品都是中国产的,所有互动影像都是中国艺术家创造的。本土专家、本土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通过中国的高光时刻将文化自信转播到全世界去,赢得全世界的赞叹。
短短16天,不仅展现了奥运健儿们的飒爽英姿和奥林匹克精神,科技元素也大放异彩。
从开幕式综合运用人工智能、5G、裸眼3D和云计算等多种科技成果起,人工智能、8K+5G转播、数字孪生、智能机器人、辅助驾驶、虚拟数字人等新兴技术齐上阵,为冬奥会保驾护航。(谷爱凌的头盔、时空定格术,冬奥会竟暗藏这么多黑科技)
最后,在熄灭奥运火种之际,闭幕式“穿越”回2008年奥运会,以梦幻联动的方式致敬“双奥之城”,这也成为整场闭幕式的最大看点之一。
闭幕式第一个开场节目是《点亮》,延续开幕式“一朵雪花的故事”,讲述“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
一朵大雪花从鸟巢上空缓缓降下,一群孩子们提着暖黄色灯光的雪花灯笼在冰天雪地中嬉戏。
每个灯笼里都承载了北京冬奥之火,微火虽微,在孩子们的心里,却可以点亮世界。
每一朵雪花,也代表着一个奥林匹克运动员的参与,雪花灯笼里的微火永续传承,一闪一闪,温暖世界,照亮前程。
本届冬奥会闭幕式整个地面舞台系统施工面积约21000平方米,由4万多块屏幕组成的10522平米的超大地面显示屏。
其中地面显示系统作为开幕式演出显示系统和表演舞台,承载了开幕式60%以上的演出创意,是目前世界最大的LED三维立体舞台。其实际分辨率达到14880×7248,接近4个8K,可以完美呈现裸眼3D效果。
在孩子们的脚下,一个巨大的北京冬奥会会徽逐渐成形,光影闪动,随着会徽被点亮,世界瞬间变得五彩缤纷。
升国旗、奏国歌仪式后,12辆晶莹剔透的冰车驶入场内,这些冰车采用了十二生肖的造型。小朋友们登上冰车,在冰面上滑出一道道冰痕。
紧接着,无数条红丝带从四面八方飞入鸟巢,将雪花火炬台装点成巨大的红色中国结。
巨型中国结由数字AR(增强学习)技术生成,AR能在现实世界中展现出原本不存在的虚拟物体,以超高精细度形成逼真的视觉效果,看起来就像真有一个巨大的实体中国结悬于上空。
据悉,中国结的设计汲取了多个中国元素,有景泰蓝、青花瓷、丝绸、红丝带以及雪凇和雾凇。
场内冰车滑动的痕迹也逐渐变化,形成一个更大的、象征吉祥团结的中国结。
这是一种充满中国哲学思想的工艺。每一根丝带可以独立成结,许多根不同丝带也共同编织,编成之后,每每与共,如同人类共同体的构建,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需要所有的人共同建设。
在中国结连接的世界中,91个代表团旗帜与运动员入场,大家伴随着现场音乐的节奏,在场地中央挥手、跳跃,拉着手转圈跳舞。
在颁奖仪式、向志愿者致谢仪式之后,北京冬奥会以“折柳”这独具东方文化韵味的送别方式,来与从世界各地汇聚而来的朋友们告别。
开幕式上客松相迎,闭幕式上折柳相送,这就是中国给全世界的浪漫!
伴随着经典歌曲《送别》,80名舞者缓缓走入场内,随着舞者脚步,一个垂柳图逐渐呈现出来。
更多的人们手捧柳枝,从四面八方聚拢向中央。期待所有运动员、教练员,所有来到北京的观众,带上这条柳枝,带走中国人民的友情。
在场地中央,无数绿色的光束穿过雪花火炬台,直达天空,形成由光束组成的大树。
纪念时刻,这是每届冬奥会闭幕式的固定环节,直达天际的光束,代表人类一切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送别、怀念、铭记和期待。
这场光影盛宴,采用了由杭州中科极光研发的“真激光”显示技术。该技术以三基色激光为光源,是目前唯一能够全面实现BT.2020国际最新标准的显示技术,这也体现由中国自研的激光显示技术已经跃居国际“第一梯队”。
张艺谋发文说:“我们特别把光调成绿色的,意味着生命、希望和成长,我们没有太多的悲伤,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纪念。”
春天来了,大地绿了,世界一片生机勃勃。
折柳送别,中国人民依依惜别的情谊,和平友谊的心声,随着柳枝传递出去。和平之意,友谊之心,在这春风绿意中,茁壮成长。 Continue reading →
地址
香港九龍觀塘鴻圖道57號南洋廣場1808室
Rm.1808, Nanyang Plaza, 57 Hung To Road., Kln. HK
電話
23091888
電郵
info@ioth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