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AI能在東京奧運會上免費看排球比賽?

 

圖片

8月8日晚,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閉幕。

圖片

由於疫情原因,本次奧運會沒有開放觀眾入場,偌大的比賽場上能清楚聽到選手的吶喊和喘息聲。

但在一些比賽場上,比如沙灘排球,除了教練和隊友,還有這麼一群特殊的“觀眾”。

“我們使用帶有計算機視覺技術的攝像頭來跟踪運動員和排球,”Omega Timing的負責人Alain Zobrist說,“這是我們將相機技術和人工智能結合實現的”。

自1932年以來,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是1948年在倫敦推出的第一台光電照相機Magic Eye,在此之前,裁判都是用人眼與秒錶,結合判定哪個運動員最先越過終點線。

多年來,Omega Timing除了一直提高準確性,還實時開發了對新項目的判定方法。比如,競技
但其中,最有趣的應當要數

據了解,Omega Timing的研發部門由180名工程師組成,開發過程從內部定位系統和運動傳感器系統開始。他們的目標是,這些數據在賽事期間的測量、處理和傳輸時間必須少於十分之一秒,以便呈現給屏幕前的觀眾。

對於沙灘排球來說,這意味著採用定位和運動技術,並訓練人工智能來識別各種擊球類型,比如擊球到攔網到扣球的變化,以及傳球類型和球的飛行路徑,然後將這些數據與從球員衣服上的陀螺儀傳感器收集的信息結合起來。這些傳感器能夠讓系統知道運動員的運動方向,跳躍高度和速度等。
處理完畢後,相關信息和數據就會用於直播、評論或以屏幕上的圖形進行展示。

“有時,球會被運動員的身體部位遮住,有時在電視畫面外,因此,如何在看不見球的時候進行追踪,讓軟件預測球的運動軌跡,然後,當球再次出現時,重新計算這段時間的差距,自動填補缺失的數據,並再度實現追踪”。

Zobrist說,

Omega Timing 然而,達勒姆大學計算機視覺和圖像處理教授Toby Breckon表示,關鍵還在於,系統是否會被種族和性別的差異所欺騙。

“這些已經完成的工作相當令人印象深刻,你需要一個大的數據集來訓練人工智能”,Breckon說,“但其中一個問題是準確性。在這些不同的動作方面,它有多長時間會出錯?它多長時間會失去對球的追踪?還有,如果它在所有種族和性別上都能統一工作,比如說,對美國女隊的準確率是99%,系統對加納女隊的準確率仍然是99%嗎?”

Zobrist “重要的是,不管是對於計分運動,還是計時運動,我們都不能讓成績的解釋和最終結果之間出現差異”。

至於未來的計時和跟踪升級,Zobrist諱莫如深,但他說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將是關鍵。

“你會看到一套全新的設備。它仍將圍繞計時、計分,以及運動傳感器和定位系統,當然也可以期待一下2028年的洛杉磯,我們還將有更為有趣的項目,雖然我們才剛剛開始”。

蘋果新專利:動動眼睛就能“移動”光標,手機電腦AR眼鏡都能用

圖片

據外媒AppleInsider報導,近日蘋果公佈一項新專利申請,該項新專利可以讓你動動眼睛就能移動光標,方便你輸入文本信息。該項專利不但可以應用於iPhone、iPad等我們常用的移動設備中,而且還可以用在VR/AR等頭顯設備上。
“用凝視來選擇文本輸入的區域(selecting a text input field using eye gaze,以下簡稱’凝視選擇’)”功能指的是當用戶注視某個軟件或者網站的文本框時,光標就會移動到該文本框,用戶就可以直接填寫相關信息。這意味著未來的用戶可能只需看一眼就可以在某個文本框裡輸入文本。
專利文件顯示,該功能將通過尋找“用戶瞳孔的中心,或者用戶眼球的旋轉中心”,來確定“用戶眼睛的視軸(visual axis)”,了解用戶正在看向屏幕的哪一塊區域,從而移動到該區域選中文本。
此次專利由三位研究人員共同發明,其中包括Earl M. Olson,他此前曾參與研究過AR環境中如何確定虛擬對象相對於真實物理對象的位置。

图片

▲蘋果新專利“用凝視選擇文本輸入區域”功能(來源:美國專利商標局)

01
用注視來移動光標
與常見選擇文本輸入區域方式不同
“凝視選擇”功能與常見選擇文本輸入區域的方式不同,前者只需要注視不同的文本框即可移動光標,後者則需要手動選擇某個文本框。
我們平常填寫某個表單時,需要不斷地將光標從一個文本框中移動到另一個文本框時,這樣瀏覽器能知道我們正在填寫哪一塊區域。而擁有“凝視選擇”功能後,我們只需要注視某個文本框,該處文本框就會彈出光標,讓我們直接輸入文本信息。
“光線會分別沿著用戶的左眼和右眼的視軸投射(例如投影)”,蘋果表示,“並且可以用於確定用戶的注視方向或光線投射中的凝視深度。”

图片

▲AppleInsider網站公佈蘋果的“用凝視選擇文本輸入區域”新專利

02
關注你的“視線”
頭顯將用傳感器監測凝視目標
專利文件表示,該功能不但可以應用於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傳統設備上的用戶界面,而且還能“用於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設備和應用……”。
但它也提到這兩種設備會有不同之處,比如說,在AR設備中,執行注視跟踪功能(gaze tracking)的設備是頭顯,像“Apple Glass”等,它將通過頭顯中位於眼睛附近的傳感器來確認凝視的目標,而傳統設備如iPhone、iPad需要在距離眼睛較遠的地方實現注視跟踪功能。
03
實時掃描你的眼球
看別人iPhone也會彈窗嗎?
外媒AppleInsider認為,蘋果可能會讓設備不斷掃描用戶的眼睛,來確認用戶注視的位置變化。無論用戶何時激活該項“凝視選擇”功能,該功能都會尋找到眼睛凝視的特定區域,並確定“用戶的注視方向或註視深度”。
蘋果還提到,系統應該會要求用戶在激活該項功能時設置一定使用時間,這樣的話,當你走在蘋果體驗店時,不會每一台蘋果設備都在你看向它的時候,都彈出光標讓你去填寫訂單的詳細信息。
04
結語:視覺交互技術應用前景廣闊
蘋果新專利“凝視選擇”功能主要通過確認用戶的視線軸來確認用戶選擇輸入哪塊區域的文本框。用戶只要通過注視即可移動光標,這不但能方便我們日常輸入文本,省去移動光標的時間,而且會在VR/AR上帶來新的應用場景。
與“凝視選擇”的原理相似,如今市場上還存在一種眼動追踪(Eye tracking)技術。眼動追踪技術可以通過測量眼睛的注視點的位置或者眼球相對頭部的運動而實現對眼球運動的追踪,從而確定眼睛注視的方向。
據全球研究公司Marketsand Markets認為眼動追踪技術的市值在2023年或許會達到14億美元。由此可見,諸如“凝視選擇”、眼動追踪這類視覺交互技術,不但能夠提高人機交互的流暢性,還擁有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機器人也能有觸覺!北航造了根機器手指,紋理識別準確率100%

圖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最近開發了一種新的觸覺傳感技術,能夠讓機器人擁有像人一樣的觸覺,感受到物體表面的紋理是什麼樣的,還能感受到物體有多硬。
這項技術可以應用於由柔軟材料製成的機器人上,為仿生假肢和類人機器人的製造提供幫助。研究者稱該研究的靈感來自於人類及哺乳動物的本體感覺機制,這是一種讓人類及哺乳動物能夠感知或意識到自身位置和運動的生物機制。
研究團隊對他們創建的原型系統進行了一系列測試評估其觸覺傳感技術,發現該系統在物體紋理和剛度識別方面分別達到了100%和99.7%的準確率。
該研究已在論文預印本發布平台arXiv上預發表,論文題目為《用肌腱驅動的軟機器人手指進行觸覺感知(Tactile Sensing with a Tendon-Driven Soft Robotic Finger)》

圖片

論文鏈接:
https://arxiv.org/ftp/arxiv/papers/2107/2107.02546.pdf
01
研究者從人體得到靈感,
讓機器手擁有觸覺
近年來,全球眾多機器人專家都在嘗試開發出一種可以復制人類觸覺的機器人系統,同時也在嘗試使用柔軟材料替代剛性結構,創造出更加逼真、更加先進的仿生肢體和類人機器人。
柔軟材料在採集觸覺信息方面具有紋理採集上的優勢,但是由柔軟材料製成的機械手臂通常無法收集更廣泛的感官信息。迄今為止,複製人類收集物體觸覺信息的生物機制仍是極具挑戰性的一件事。
過去的研究中往往使用剛性手指測量接觸剛度(contact stiffness),這些方法根據手指的運動學模型估計手指和物體間的接觸力和手指的位移,來對接觸剛度進行計算。然而這一方法很難被用到軟體機器人手指上,因為軟體機械手過於柔軟,運動學建模很困難,且結果通常不太準確。
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這個研究團隊從在人類身上發現的本體感覺框架(proprioception framework)上得到靈感,開發出了新的觸覺傳感技術,使軟體機器手擁有了觸覺,能夠感知物品的紋理與剛度。
“當你蒙上眼睛並捂上耳朵時,仍可以感覺到你的手部姿勢、手臂位置或手裡提的食品袋的重量,這種能力就被稱作本體感覺。我們一直在進行一個假手研究項目,並努力尋找讓假手擁有觸覺反饋的辦法。”這項研究的參與者之一Chang Cheng說。
02
有觸覺的機器手指紋理識別
準確率可達100%
在過去,機器人研究者通常不會將本體感覺與觸覺相關聯,因為人類的本體感覺機制並不會有特別精確的反饋。然而工業傳感器比人類本體感受器官靈敏的多,將它們用於機器人手指可以幫助研究者收集更精確的觸覺反饋。
北航的這個研究團隊創建的機器手原型系統由線性執行器(linear actuator)、肌腱/電纜(tendon/cable)、應變傳感器(strain sensor)和一個軟體機器人手指組成,另外還有一個用聚氨酯製成的套子套在在手指的末端,以模仿人的指尖。

图片

▲機器手原型系統

機器手指的肌腱與執行器相連,應變傳感器則被安裝在肌腱的中間位置。當執行器被驅動時,它會拉動肌腱讓手指彎曲或伸直,肌腱上的應變(strain)也會相應的產生變化。當手指觸摸不同的物體時,傳感器會輸出一系列應變信號來表徵所觸摸的物體。
研究者用8個不同的紋理板和4個不同剛度的圓柱體對機器手指進行試驗。
觸覺感應測試中,研究者讓機械手指以較慢的速度劃過紋理板表面,由此產生的肌腱應變則被記錄下來,每個紋理板上共進行了60次試驗。
剛度感應測試實驗中,用於試驗的圓柱體被放置在手指下方,手指被激活後便會對物體施加壓力,這種狀態會保持4秒鐘。實驗中肌腱應變的各階段數據同樣會被記錄。
之後,研究團隊利用機器學習模型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最終可識別出相應的物體紋理或物體剛度。經過驗證,該方法在物體紋理的識別上達到了100%的準確度,在物體剛度識別方面準確度也達到了99.7%。

图片

▲進行紋理和剛度感應測試的試驗過程

03 Continue reading

FRL:即使帶著VR 頭盔,現在也能與外界進行眼神交流了

導語:VR 透視頭盔,三年經過了兩次迭代

Facebook 現實實驗室(FRL)在VR 頭盔的研究上,又有了一個創新。

本週早些時候,FRL 發布了一篇關於“反向透傳VR(reverse passthrough VR)”的論文,這是一種可以將你的面部呈現在頭盔前端顯示屏的功能。

具體來看,“反向透傳VR”指的是一種通過頭戴式設備攝像頭,讓用戶在戴著VR 設備的情況下,也能直接看到外面的真實世界的功能。

例如,當用戶退出VR 遊戲或視頻時,Facebook 的Oculus Quest 平台就會向他們發出一個“切換到現實世界畫面”的提示,對於想快速退出VR 的用戶來說非常有用。

得益於該方案,用戶還可以將虛擬對象添加到相機源,從而啟用AR。

不過FRL 指出,儘管戴著這種VR 頭盔的用戶,可以看到真實世界,但是身邊的人卻無法與他們進行眼神交流。

第一代眼神透傳VR 頭盔誕生

基於前面論文中提到的“交流缺陷”,FRL 科學家內森·松田(Nathan Matsuda) 開始了他的研究。

一篇博客文章顯示,內森·松田從2019 年開始在Oculus Rift S 頭盔上安裝3D 顯示器,頭盔的屏幕可以顯示松田上半張臉的虛擬圖像,定制的眼球追踪傳感器可以捕捉到了松田的視線,這樣屏幕內外的眼睛就可以朝向同一個方向,以此來實現眼神交流。

不過,這樣造成的結果是,內森·松田基本上是戴著一個大型平板電腦進行娛樂。外界看來,在頭盔上面顯示的人臉非常尷尬。

FRL:即使帶著VR 頭盔,現在也能與外界進行眼神交流了

對此,FRL 首席科學家邁克爾·阿布拉什(Michael Abrash)表示,這個想法並不實用。

他說:“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是一個愚蠢的想法,頂多算是新奇。但我不會告訴研究人員不能這樣做,因為如果沒有嘗試新事物的自由,那就沒有了創新。” Continue reading

“一家人”卻用四種不同接口,蘋果放棄Lighting很難嗎?

“一家人”卻用四種不同接口,蘋果放棄Lighting很難嗎?

據外媒報導,Mark Gurman發表文章稱蘋果應該修改其設備的充電器策略(device charger strategy),減少蘋果設備數據線的種類。

目前蘋果設備的數據線種類越來越多,即使你使用的是蘋果“全家桶”,你所需要的充電線也可能多達四條。

一、手機、平板、手錶和筆電的數據線各不相同

Gurman表示,如果一個蘋果用戶擁有iPhone、iPad Pro、Apple Watch以及即將推出下一代Mac等蘋果設備,他可能需要四種不同的充電線為它們充電。對於一家以提供智能的方式、多設備協同工作而自豪的公司,這顯得有點“反常”。蘋果目前的數據線有多種格式:

Lighting:所有型號的iPhone、入門級iPad、iPad mini、iPod touch、Apple TV遙控器、MagSafe Duo和所有AirPods產品。以上所有蘋果設備都需要通過Lighting數據線充電。

USB-C:蘋果在當前的MacBook Pro、MacBook Air、iPad Pro和iPad Air上使用USB-C接口的數據線來充電。

適用於iPhone的MagSafe:蘋果去年為iPhone 12 系列設計的無線“快充”充電器。

適用於Apple Watch的MagSafe:自2015年第一款型號以來,Apple Watch一直使用相同的MagSafe。

適用於Mac的MagSafe:今年的24英寸iMac上,增加了MagSafe磁吸充電的圓形連接器(round connector)。Gurman預計今年的新款MacBook Pro和明年重新設計的MacBook Air將採用另一種MagSafe設計。

“一家人”卻用四種不同接口,蘋果放棄Lighting很難嗎?

▲AirPower

幾年前,蘋果公司曾在無線充電技術上發力,希望這可以簡化其充電器的數量。蘋果曾在2018年嘗試推出了AirPower,這本來是一個可以為iPhone、AirPods和Apple Watch提供無線充電的設備,但是在2019年因為無法滿足硬件標準而宣布取消。

去年,Apple推出了MagSafe Duo,它可以讓蘋果用戶同時為Apple Watch和iPhone 12充電,但是該產品沒能引起市場的興趣。

二、換USB-C利大於弊,統一接口將更像“蘋果”

Gurman表示,蘋果應該改變其連接器產品線(connector lineup),從五種不同的充電器減少到三個。他認為這將有助於簡化蘋果的產品線並更好的管理其他的蘋果產品,而且第一步應該從將Lighting替換成USB-C開始。 Continue reading

奧運會男籃賽場上,命中率最高的是機器人?

圖片

東京奧運會正式開幕了。

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國際盛會,這屆奧運會命途多舛。推遲一年、取消觀眾、疫情防控、設施服務等方面一直飽受爭議,包括週五的開幕式,詭異的畫風也引發了全球觀眾的討論。
投球機器人賽
截至7 月26 日,本屆東京奧運會已經進行了60 多場比賽,中國的奧運健兒們也在賽場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近日舉行的男籃小組賽,上屆奧運的衛冕冠軍美國男籃,首輪對陣法國男籃。最終法國隊以83-76 擊敗了美國隊,結束了美國男籃自2004 年以來的歷屆奧運會賽場上,長達24 連勝的記錄。

在整場比賽中,法國的投籃命中率為47%,而美國的投籃命中率為36%。

但全場最亮眼的是一位編外籃球運動員,它以3 投3 中,得到了100% 投籃命中率,它就是在中場休息時,進行表演的投球機器人Cue3。

Cue3機器人三投三中的表現刷屏Twitter

在這場比賽中場休息時,Cue3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進場,分別表演了罰球線、三分線外和半場投球,三球全部命中,動作連續流暢,獲得了現場的喝彩。

這段表演視頻還被東京奧運會組委會上傳到了Twitter 上,獲得了網友和各界媒體的驚嘆。

有網友留言:機器人的表現,讓美國隊更尷尬了。

曾獲連續罰球世界紀錄
Cue 的誕生源自於豐田公司內部的社團活動。

2017 年,為鼓勵公司員工接觸和學習人工智能,豐田舉辦了「從絕對的初學者開始,接受人工智能開發的考驗吧!」活動,一群沒有機器人開發經驗的工程師,從動畫《灌籃高手》主人公櫻木花道的罰球練習中,獲得啟發,設計了這系列投球機器人。

图片

研發團隊稱人形機器人普遍刷成白色,為避免撞色,為 Cue 系列選擇了黑色皮膚

短短幾年間,經過了幾個正式版本的迭代,最終出現在了奧運賽場上。最初,Cue 系列在罰球線投籃,18 年底的Cue 每投球一次,都要重新校準近1 分鐘,才能投下一個球。

經過團隊的不懈努力,大大縮短了準備時間,也不斷提高了命中率。這時的Cue 每12 秒就能投進一球。 Continue reading

Facebook專門成立“元宇宙“團隊,劍指AR、VR技術研發

圖片

據外媒報導,Facebook正在建立一個產品團隊來研究“元宇宙(metaverse)”。元宇宙這個詞是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中創造的,它指的是物理現實、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三種模式,在共享的網絡空間中相互融合的一種狀態。
Facebook的VR和AR產品副總裁Andrew Bosworth在周一的貼文中表示,新元宇宙團隊將成為Facebook Reality Labs的一部分。“我認為Facebook在五年內將從社交媒體公司轉變為元宇宙公司。”扎克伯格在上週的採訪中說。

图片

▲Andrew Bosworth的貼文節選

01
Instagram高管將加入元宇宙團隊
“元宇宙已經成為了數字世界的集合體(collection of digital worlds),存在感將是衡量元宇宙質量的標準,一種真實的、與人在一起的感覺將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元宇宙感受。Facebook Reality Labs多年來一直專注於構建在數字空間中為用戶提供存在感的產品。”Bosworth在貼文中這樣寫道。
此次Facebook打造的新元宇宙團隊將由Instagram負責產品的高管Vishal Shah領導。來自Facebook Gaming的Vivek Sharma將領導Horizon團隊。Oculus OG的Jason Rubin將領導Content團隊,同時,他和Vivek將繼續與Facebook Gaming的伙伴一同合作,持續擴大Facebook遊戲平台的規模並為平台增添更多的功能。

图片

▲Horizon

Bosworth在貼文中表示,目前團隊仍舊有許多工作亟待解決,但他們將嘗試把這些不同的數字世界整合起來,使其成為元宇宙的一部分。
02
Facebook想成為元宇宙公司
目前,科技公司和高管開始越來越多地討論構建元宇宙,他們認為元宇宙將會是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後繼技術。通常,技術人員將元宇宙視為一個虛擬世界,在那里大量的人可以聚集在一起玩耍、工作和社交。
蘋果、谷歌、亞馬遜、微軟以及Facebook都正在研發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相關的技術,元宇宙的實現離不開這兩項關鍵技術。Roblox是一款面向兒童的遊戲,其母公司價值超過440億美元,它被大家認為是最接近元宇宙的案例。

图片

▲Roblox

Facebook目前正在大力投資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相關的技術,因為如果這些技術能夠研製成功,Facebook就有可能打造自己的硬件和軟件平台,給用戶提供更好的元宇宙體驗。
在上週的The Verge採訪中,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表示,該公司自己的元宇宙將適用於虛擬現實耳機,以及移動設備和遊戲機等多個平台(載體)。
“我認為Facebook在五年內將從社交媒體公司轉變為元宇宙公司。”扎克伯格在採訪中說。
03
結語:未公開的社交元宇宙,將是什麼“大招”?
Scott Stein在cnet撰寫的文章中表示,Facebook的新元宇宙團隊聽起來像是一個跨平台的團體,它將專注於把傳統的Facebook社交社區、遊戲和VR/AR融合到一個有凝聚力的世界中。
他認為Facebook元宇宙的重點是多設備(可在多平台中使用),當然VR設備也會包括在其中,而Facebook尚未公開的社交元宇宙Horizon,“看起來”將成為該元宇宙集團未來發展的主要支柱。
元宇宙的概念自從出圈後就常常出現了社會的視野中,各大企業也打響了“元宇宙戰爭”。但元宇宙的定義尚無確切的定論,它是否真的會成為下一個互聯網風口,我們拭目以待。

警方起訴64歲男子涉嫌謀殺,AI定位的關鍵證據「槍聲」”疑似人工調整的「炮仗聲」

圖片

昨天,在報導拉斯維加斯警方在僅使用了0.12納克DNA樣本、約15個細胞的情況下,偵破了一件32年來始終未解的舊案。

按理來說,科技在刑偵領域的應用會讓辦案人員如虎添翼,讓犯罪分子更加無處遁形——前提是這個科技是可靠的。

在AI發展迅速的今天,AI技術也被運用到案件偵破中。

去年5月31日,25歲的Safarain Herring頭部中彈,被一個名叫Michael Williams的人送到了芝加哥的聖伯納德醫院,不幸的是搶救兩天后Herring去世了。

令人不解的是,芝加哥警方最終逮捕了64歲的Williams,並以謀殺罪起訴他。案件中的一個關鍵證據是監控錄像顯示,Williams的車在晚上11:46停在South Stony Island Avenue 6300街區,警方斷定Herring正是在這個時間和地點被槍殺的。

警察怎麼知道那就是槍擊發生的地方?警方解釋說,他們有一種叫做ShotSpotter的監控系統,它使用隱藏的麥克風傳感器來探測槍聲和槍擊的位置,並為那個時間和地點發出警報。

正是根據ShotSpotter的數據記錄,顯示當時在那個時間和地點,附近偵察到了類似槍擊的聲音,結合當時Williams車停的位置,警察於是判斷Williams具有嫌疑然後逮捕並起訴了他。

槍擊聲其實是炮仗聲?

儘管芝加哥警察的論據言之鑿鑿,但是但根據最近的法庭文件,這似乎並不完全正確。

Williams的辯護律師提交的動議顯示,當晚11點46分,19個ShotSpotter傳感器探測到爆炸聲,確定位置是South Lake Shore Drive 5700號,距離檢察官稱Williams犯下謀殺罪的現場還有一英里。

並且,根據ShotSpotter的記錄,該公司的算法最初將這種爆炸聲歸類為煙火,並且那個週末,芝加哥正好爆發了針對喬治· 弗洛伊德被謀殺的大規模抗議活動,一些抗議者確實在那個時候點燃了焰火。

但是在晚上11點46分的警報響起之後,一個ShotSpotter 的分析師不知為何人工覆蓋了算法,並將聲音“重新分類”為槍聲。

並且,在幾個月後,另一位ShotSpotter 分析師還將警報的坐標改為South Stony Island Drive的一個位置,這直接導致警察注意到了攝像頭里Williams的車。

图片2020年5月31日晚上11:46的監聽警報截屏顯示聲音被人工從炮仗聲重新分類為槍聲

這位辯護律師在動議中寫道,“通過這種涉及人為的方法,本案中ShotSpotter輸出的數據,從不支持任何刑事指控的數據,戲劇性地變為現在構成檢方起訴Williams先生謀殺案核心的數據。”

這份文件被稱為Frye動議ーー要求法官審查並裁定某種特定的法醫方法是否具有足夠的科學效力,使其可以作為證據輸入。在Frye聽證會上,檢察官沒有為ShotSpotter的技術及其員工的行為辯護,而是撤回了所有針對Williams的ShotSpotter的數據證據。

ShotSpotter證據真的可信嗎?

這個案例並不是孤立事件,它所代表的模式可能會對芝加哥的ShotSpotter產生巨大影響,ShotSpotter平均每年產生21000個警報,目前在美國100多個城市使用。

有國外媒體對Williams案以及芝加哥和紐約州的其他審判的法庭文件進行了審查,審查表明,該公司的分析師經常應警察部門的要求修改警報數據,其中一些警察部門似乎在蒐集支持他們說法的證據。

麥克阿瑟司法中心的律師Jonathan Manes表示,如果Cook County State檢察官辦公室沒有撤回Williams案件的證據,這很可能會成為伊利諾伊州法院第一次正式審視ShotSpotter背後的技術和源代碼。 Continue reading

把全球最小計算機“擰”在蝸牛背上,動物學家用數據破解“未解之謎”

圖片
給蝸牛配一台計算機聽起來像是動畫裡才會發生的可愛場面,不過最近,位於南太平洋大溪地島的蝸牛們真的背上了全世界最小的微型計算機,這些時刻陪伴蝸牛們的計算機記錄了它們的棲息環境數據,科學家們從中還揭秘了一項生物學的“未解之謎”。
 
背起小型計算機的蝸牛名叫玫瑰狼蝸牛,顧名思義,其背上的殼是玫瑰一樣的棕紅色,以食肉為生。玫瑰狼蝸牛於1970 年代被引入大溪地島所在群島,引入目的是控制另一種入侵者——巨型非洲陸蝸牛。但是玫瑰狼蝸牛繁殖快、殺傷力強,導致了島上的許多樹蝸牛的滅絕,但神奇的是,一種白色殼的小蝸牛Partula hyalina(P. hyalina )意外的活了下來。
 
這種白色的小蝸牛Partula hyalina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科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不過最近,通過這些世界上最小的計算機收集的太陽能數據,研究者們發現了“倖存蝸牛”逃生的秘密。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6 月的
图片
 
大溪地島白殼蝸牛的生存“未解之謎”
2012 年,密歇根大學的研究員辛迪·比克(Cindy Bick) 博士還是一名研究生時,她就開始與生態學和進化生物學教授Diarmaid Ó Foighil 一起調查P. hyalina 得以存活的”未解之謎”。他們一起在 但這顯然還並不是P. hyalina 能活下來的關鍵原因。
 
大多數陸生蝸牛喜歡陰涼處。與許多物種一樣,黑殼的玫瑰色狼蝸牛如果放在陽光下會大量吸收太陽光照,並因此失去水分像肉乾一樣變乾。但Bick 博士在20 世紀早期一位軟糖學家的田野期刊上進行研究時讀到, P. hyalina 經常被發現在森林邊緣活動,那裡的樹木稀疏,光照也更加強烈。
 
Bick 博士和Ó Foighil 博士因此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假設:P. hyalina Continue reading

奧運歷史上首次觀眾席接近“空場”,國際奧委會與阿里開展合作推出“雲上轉播”

圖片

今年的東京奧運會是一場幾乎沒有現場觀眾的奧運。

由於疫情的影響,東京自12日起進入緊急狀態,在嚴格的防疫控制下,東京地區、北海道和福島縣的所有比賽將空場舉行,僅有自行車和足球項目的三個賽場允許觀眾現場觀看。

這是奧運歷史上首次觀眾席接近“空場”的一次奧運賽事。

面對這樣的情況,線上看比賽成為大家的唯一選擇,據報導,日本多家家電百貨的電視銷量節節攀升。

有日本民眾在採訪中說,在收到觀賽門票的退款後,打算用這筆錢購買一款更大屏幕的電視,用於收看體操和網球比賽。

為了減少空場奧運帶來的遺憾,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與阿里雲展開合作,推出OBS Cloud,在本屆奧運會上首次投入使用。

OBS Cloud為全球奧運授權轉播媒體提供服務,以雲為基礎設施,針對極高要求數據流,提供高性能連接、處理、存儲等技術能力。相比傳統的轉播方式,OBS Cloud更高效靈活,允許遠程工作,讓奧運轉播更高效。

奧林匹克轉播雲(OBS Cloud)能夠提供什麼服務?

在本屆奧運會上,奧運授權轉播媒體(RHBs)不僅可以在OBS Cloud接收9500小時的體育賽事內容,還可以在平台上建立自己的內容創作、管理和分發系統。

本屆奧運,奧林匹克廣播公司(OBS)計劃製作9500小時的體育賽事內容,包括3800-4000小時的體育直播、開閉幕式等,總量比2016年里約奧運的製作內容多出30%,是奧運史上時長之最。

同時,OBS也將首次以超高清(UHD)、高範圍動態(HDR)製作奧運內容,能夠提供比“標準高清格式”豐富四倍的細節,提升觀眾的觀賽體驗。

繼東京奧運會後,OBS Cloud也將用於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並提供更豐富的雲上內容。

图片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給首次雲奧運點贊

7月22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東京舉行的發布會現場表示,今年奧運會將首次採用阿里雲支撐全球轉播,這是奧運邁入數字時代的重要一步。對這屆特殊的奧運會來說,技術至關重要,感謝阿里巴巴的雲技術,今年將是數字化水平最高的一屆奧運。

阿里雲是奧運會全球指定雲服務商,參與多個奧運項目工作,涵蓋賽事支持、賽事推廣等方面。今年一項里程碑是奧林匹克轉播雲首次投入使用,這是雲計算首次支撐奧運會面向全球超過50億潛在觀眾進行賽事轉播。

基於OBS Cloud,轉播方不僅可以接收賽事內容,還可以在平台上建立自己的內容創作、管理和分發系統。這使得大量媒體不必親赴東京奧運現場,可以遠程完成轉播和編輯工作。

今年OBS Clould的出現,讓東京奧運會的國際轉播中心面積縮小25%,現場工作人員減少27%。未來,我們相信這樣的趨勢將持續下去。

聯絡我們

地址
香港九龍觀塘鴻圖道57號南洋廣場1808室
Rm.1808, Nanyang Plaza, 57 Hung To Road., Kln. HK

電話
23091888

電郵
info@iothk.net